建环保铁军 守绿水青山——不断增强人民群众优美生态环境获得感
六盘水市生态环境局机关党委成立于2016年5月,下辖3个党支部,分别是局机关党支部、市生态环境保护综合行政执法支队党支部、区域监测站党支部,现有党员74名。近年来,党支部坚持“一个目标,两个关键,三个理念”总体思路,围绕“党建+服务、党建+执法、党建+监测”理念,推动党建与生态环境保护工作深度融合,聚力锻造生态环保铁军,持续擦亮“建环保铁军、守绿水青山”党建品牌,旨在以生态环境高水平保护助推全市高质量发展,不断增强人民群众优美生态环境获得感。
以党建为引领,围绕一个目标,推动生态环境质量持续改善。
市生态环境局机关党委围绕“四新”主攻“四化”主战略、以习近平总书记“在生态文明建设上出新绩”的重要指示批示为总目标,组织党支部聚焦中心工作全面履职、奋力攻坚、推动生态环境质量持续改善。
一是持续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稳定改善环境质量。深入打好蓝天保卫战,聚焦重点因子,坚持“人防”和“技防”相结合,建成市中心城区12套露天焚烧高空瞭望系统加强露天焚烧管控,开展首钢水钢公司等重点企业超低排放改造,2024年截至目前,市中心城区环境空气质量优良率达98.2%,PM2.5浓度18.5ug/m3,控制在省下达目标内。深入打好碧水保卫战,抓牢重点河流环境综合整治、集中式饮用水水源治理、入河排污口排查整治等三个重点,按序时进度推进入河排污口排查整治,2024年1-7月,地表水水质优良比例达100%。深入打好净土保卫战,紧盯源头防控,完成钟山区汪家寨镇左家营、大湾镇海开村、腊寨村、高新区石龙街道双龙村等4个历史遗留铅锌废渣治理,完成全市矿区历史遗留固体废物排查和有序推进耕地土壤重金属污染成因排查,完成年度受污染耕地安全利用任务,4个地下水监测点位水质达标率100%。深入打好固废治理战,探索典型示范,邀请北京大学燕园科技有限公司到我市调研指导、积极对接省环科院争取出台不同理化条件下煤矸石分类处置利用技术规程,积极开展煤矸石、粉煤灰等大宗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途径探索,逐步破解治理瓶颈,目前已印发《六盘水市生态环境导向开发模式(EOD)工作机制》,6月27日,召开了《贵州省六盘水市水城区生态环境综合整治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评审会。深入打好农村环境整治战,办好民生实事,深入开展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开展29个行政村整治任务(六枝7、盘州13、水城7、钟山2)和180个行政村管控任务(六枝53、盘州68、水城45、钟山14),截至目前,已完成11个行政村治理和180个行政村管控。
二是压紧压实各方责任,推进突出问题整改。坚决扛起督察反馈问题整改政治责任,按照“两化”“三清”“五抓”“五有”工作法,强力推动各类问题整改取得阶段性成效。截至目前,第二轮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反馈我市15个问题已整改完成14个,按序时进度推进1个,2021年4月省生态环境环保督察反馈我市问题20个,已整改完成19个,按序时进度推进整改1个。
以问题为导向,抓住两个关键,持续完善党支部建设。
一是突出理想信念这个关键。党支部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指示批示精神列为支部党员大会“第一议题”,领导干部带头学、重要精神及时学、专题研讨深入学,规范落实“三会一课”制度和主题党日活动,坚持做到用新思想新理论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制定印发《六盘水市生态环境局关于实行“学业务 强本领 促提升”学习周例会制度》,每周由业务科室轮流牵头收集资料、组织局全体干部职工开展学习,切实提高学习的自觉性、系统性、针对性,助力提升工作质效。7月18日至19日,组织24名党员到遵义开展“缅怀革命先烈,弘扬伟大建党精神”红色教育主题党日活动,先后到遵义会议会址、红军烈士陵园、娄山关战斗遗址等地参观学习,引导党员厚植爱党爱国爱军情怀。
二是强化“能力提升”这个关键。2024年5月20日至24日,组织全市生态环境系统(含分局)执法人员、从事法制审核、环境监测的人员共93人,开展为期5天的2024年六盘水市生态文明建设和生态环境保护专题培训暨生态环境法治培训班,围绕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概论、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习近平法治思想、生态环境法律法规、意识形态等开展培训,旨在查找知识缺项、补足能力短板和经验弱项,提升党员干部工作能力水平。2024年以来,组织党员干部职工参加党建能力提升、环评审批、环境执法、污染防治、固体废物污染防治等上级部门组织的业务培训20余次。
以服务为中心,持续开展党建+业务三个理念建设,不断满足人民群众的优美生态环境需要。
一是坚持“党建+服务”理念,着力实施服务保障重大战略,助力绿色低碳发展。局机关党支部深入践行为民服务宗旨,坚持“党建+服务”理念,结合企业实际和需求,送政策上门、送法律上门、送服务上门,建立完善环评服务管理清单,优化环评审批流程,主动靠前服务,助推重大项目健康落地和绿色发展,2024年以来,共审批73个建设项目环评文件,全部在承诺时限内提前办结。畅通“信、访、网、电、微”五位一体投诉举报渠道,搭建群众“连心桥”,制定《六盘水市生态环境局环境信访办理工作制度》,明确生态环境信访件办理流程、办理要求、领导包案、走访群众、现场抽查等内容,压紧压实工作责任,建立分级负责、上下联动、层层抓落实的工作机制,进一步规范和完善生态环境信访工作,提升为民服务质效。2024年以来,共受理生态环境信访案件125件,办结119件,均得到群众认可。
二是坚持“党建+执法”理念,切实维护人民群众环境权益。市生态环境保护综合行政执法支队党支部坚持“党建+执法”理念,不断强化党建与执法业务的深度融合,组织开展打击违法犯罪“利剑2021-2025”专项行动,常态化开展“打非治违”,协同开展生态环境突出问题和环境安全风险隐患从严排查整治等各类专项行动,建立企业自查、部门监管、动态清零的闭环管理模式,千方百计解决突出生态环境问题,消除环境安全隐患,维护人民群众环境权益。2024年以来,全市生态环境系统共出动执法人员3200人次,检查企业1150家次,累计检查发现隐患问题1358个,已整改完成1123个。持续推行“轻微免罚”“首违不罚”的柔性执法制度,采取包容审慎监管模式,加大执法帮扶力度,2024年以来,全市共查处一般环境违法案件39件,罚款291.4万元。
三是坚持“党建+监测”理念,全力服务高质量发展。市生态环境区域监测站党支部坚持“党建+监测”理念,围绕污染防治五大攻坚战,不断强化自身能力建设,建立健全监测预警预防网络,新增设立3个横向流域生态补偿监测断面,深入开展163个入河排污口监测,常态化开展区域噪声、中心城区降尘、施工场地扬尘、市控(垂线)水质、污染源执法监督等环境监测工作,指导353家企业依法履行排污单位自行监测责任并公开监测数据。2024年来共开展了各类监测485家(个)次,出动人员1200余人次,分析各类项目2713项,出具各类监测报告(单)107份,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切实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提供了真实、可靠的决策依据。
通过党建引领,六盘水市环境保护工作获得一定成绩。2024年,获评“全国生态环境系统先进集体”;2023年,获评六盘水市“四好农村路”建设先进集体、2022年度市人大代表建议办理先进单位;2022年,获评“贵州省2022年生态环境执法大练兵实践技能比武竞赛第一名”;2021年,获评“全市先进基层党组织”。
风劲正是扬帆时 勇毅前行谱新篇。下一步,六盘水市生态环境局机关党委、各党支部将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党的建设的重要思想、重要指示批示精神,持续擦亮“建环保铁军,守绿水青山”党建品牌,围绕美丽中国建设“六项重大任务”、美丽贵州建设“六个出新绩”部署和市委市政府工作安排,持续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重点推进水钢超低排放改造、入河排污口排查整治、农村污水处理设施建设等工作,不断增强人民群众优美生态环境获得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