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生态环境局强化铁军队伍建设,提升为群众办实事能力
党史学习教育以来,市生态环境局着力打造一批“懂党史、讲党性、听党话”的环保铁军队伍,按照“学党史、塑铁军、办实事”的原则,自觉站位“国之大者”,增强历史自觉,创新监管机制,统筹调度全市执法力量和执法资源,优化执法方式,提高执法效能,围绕“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全力推进环保督察反馈问题整改,解决一批群众关注度高、反映强烈的民生实事,切实为群众办实事、办好事。
一是从严排查与网格化监管深度融合。以县区网格为排查单元,将网格化管理人员与相应区域从严排查现场检查人员、督查督办人员一一对应,查员、督查督办员与网格员高度匹配,以从严排查深化网格化管理工作,以网格化管理工作保障从严排查不漏项,采取“四不两直”和日检与夜查、明查与暗访、交叉检查等方式,对各网格开展地毯式、拉网式排查,切实摸清全市污染源状况和存在问题。在此基础上,建立完善全市污染源大排查数据库,对从严排查发现的问题按照立行立改、短时间解决、长期坚持3个类别进行分类管理,建立台账清单,落实“一问题一方案”,实行“挂图作战”“挂牌督战”“挂账销号”三挂打法,分类施策,集中整治,确保按期完成整改任务,如期销号清零。截至8月20日,共排查企业685家,596家存在问题,发现问题876个,分7批次交办各分局落实整改,现已完成整改217家,整改完成问题293个;立案查处73起、罚款1047.85万元,挂牌督办5家,移送行政拘留4起,查封扣押1起,移送涉嫌环境污染犯罪1起。
二是“三三制”工作法与督察整改形成闭环管理。坚持执法与督察两手抓、两促进,以执法助推督察整改,以督察整改高压态势提升执法效能。现场执法全面推行“三三制”现场检查工作方法,在执法检查方式上,采取“巡查、明查、暗查”三种方式、“访群众、查厂外、查厂内”三种方法,特别是用好“访群众”这一利器,将传统的“被动接访”变为“主动采访”,问政于民、问需于民、问计于民,实现全方位、多角度、无死角执法监管。在此基础上,持续加强后续督察整改和跟踪反馈,对存在的问题对照清单持续跟进,一抓到底,形成“检查—督察—反馈—销号”闭环管理机制,真正做到发现的问题100%纳入督察跟踪,100%落实整改,100%挂账销号。
三是常态化开通群众举报专线,留下一支不走的督察队。在畅通“12369”环保举报热线、微信举报平台、来信来访等环保问题投诉渠道的基础上,比照中央、省级环保督察组进驻我市督察做法,新增一条环保问题举报专线,安排专人进行接听,建立问题台账,形成任务分解清单,交办督促整改落实。同时,进一步加大生态环境违法行为举报奖励制度宣传力度,鼓励、欢迎社会公众、NGO组织等向生态环境主管部门举报违法排污行为,切实拓宽生态环境问题线索来源渠道,不断健全问题发现机制。截至8月25日,全市共受理环境信访案件331件,已办结280件。通过群众举报专线受理问题9件,已完成办结8件。
四是在排查实践中练兵,在交叉检查中检验成效。以污染源全面从严排查、执法大练兵为抓手,从全市范围抽调24名执法骨干组建8个工作组,各工作组由1名支队执法骨干、2名大队执法人员组成,其中大队执法人员按网格划分动态调整,实行市县联合执法、交叉执法,有效避免习以为常、思维惯性等问题。现场检查中强化传帮带,注重对检查要点、污染节点、检查方法、程序及需要注意的问题、笔录取证等业务知识的传授,在实战中培养一大批熟悉行业特点、生产工艺、环保工程、办案流程等专业知识的生态环境执法人员,进而提高全市整体执法业务水平。整个从严排查工作中,全市有近50名执法人员参与其中,直接参与现场排查的执法人员多达30余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