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环境空气质量
1、全市环境空气质量
2021年,六盘水市全市环境空气质量达到《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2012)的二级标准。环境空气质量优良率为98.0%,环境空气质量综合指数(AQI)2.65;二氧化硫、二氧化氮、可吸入颗粒物、细颗粒物、臭氧和一氧化碳六项基本污染物的年平均浓度和特定百分位数浓度均达到《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2012)二级标准。2021年六盘水市环境空气质量状况见表1。
表1 2021年六盘水市环境空气质量状况
单位:微克/立方米(注:一氧化碳的单位:毫克/立方米)
评价区域 | 时间 | 可吸入颗粒物 | 细颗粒物 | 二氧化硫 | 二氧化氮 | 一氧化碳 | 臭氧 | 综合指数 | AQI优良 天数比例 |
全市 | 2021年 | 35 | 24 | 9 | 13 | 1.0 | 122 | 2.65 | 98.0% |
2020年 | 31 | 20 | 10 | 12 | 1.0 | 113 | 2.41 | 99.9% | |
评价标准 | 标准限值 | 70 | 35 | 60 | 40 | 4 | 160 | - | - |
备注:采用4个县级行政区均值。 |
中心城区环境空气质量
(1)环境空气质量
2021年,六盘水市中心城区环境空气质量共监测365天,发布空气质量日报365期,环境空气质量优良率达98.9%;其中一级(优)的天数为248天,占总监测天数的67.9%;二级(良)的天数为113天,占总监测天数的31.0%。2021年六盘水市中心城区环境空气质量级别天数见图1。
图1 2021年六盘水市中心城区环境空气质量级别天数
二氧化硫、二氧化氮、可吸入颗粒物、细颗粒物、臭氧和一氧化碳六项基本污染物的年平均浓度和特定百分位数浓度均达到《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2012)的二级标准。环境空气质量综合指数(AQI)为2.57。2021年六盘水市中心城区环境空气质量状况见表2。
表22021年六盘水市中心城区环境空气质量状况
单位:微克/立方米(注:一氧化碳的单位:毫克/立方米)
评价区域 | 时间 | 可吸入颗粒物 | 细颗粒物 | 二氧化硫 | 二氧化氮 | 一氧化碳 | 臭氧 | 综合指数 | 实际监测天数 | AQI优良天数 | AQI优良 天数比例 |
中心城区 | 2021年 | 37 | 25 | 6 | 13 | 1.0 | 105 | 2.57 | 365 | 361 | 98.9% |
2020年 | 34 | 22 | 9 | 15 | 1.1 | 102 | 2.57 | 366 | 366 | 100% | |
评价标准 | 标准限值 | 70 | 35 | 60 | 40 | 4 | 160 | - | - | - | - |
备注:采用4个县级行政区均值。 |
(2)基本污染物变化规律
24小时变化规律:中心城区环境空气中二氧化硫、二氧化氮和一氧化碳全天浓度波动较为平缓,保持在低浓度水平。可吸入颗粒物、细颗粒物和臭氧小时浓度在8-21时逐时递增,17-22时浓度值略高于其他时段,这与人们的正常作息时间及上下班交通高峰时间明显有关。2021年六盘水市中心城区环境空气污染物浓度小时均值变化见图2。
图2 2021年六盘水市中心城区环境空气污染物浓度小时均值变化
月变化规律:中心城区环境空气污染物浓度呈现明显的季节变化,污染物浓度较高的月份多数出现在11月至3月,浓度较低的月份则多数出现在5月至9月,表现出春冬季高、夏季低的特点。2021年六盘水市中心城区环境空气污染物浓度月均值变化见图3。
图3 2021年六盘水市中心城区空气污染物浓度月均值变化
2021年,中心城区环境空气质量综合指数的变化与单项污染物类似,总体上呈现春冬季高、夏季低的特点,其中12月的环境空气质量综合指数最高,为3.35,10月最低,为1.88。主要是由于六盘水市属于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春冬季容易出现较为频繁的静止锋与逆温天气,且风速较弱,大气稳定度相对稳定,不利于污染物的扩散。2021年六盘水市中心城区环境空气质量综合指数月变化见图4。
图4 六盘水市中心城区环境空气质量综合指数月变化
3、各县级行政区环境空气质量
(1)六枝特区环境空气质量状况
2021年,六枝特区环境空气质量共监测363天,环境空气质量综合指数(AQI)优良天数351天,优良率96.7%,二氧化硫、二氧化氮、可吸入颗粒物、细颗粒物、臭氧和一氧化碳六项基本污染物的年平均浓度和特定百分位数浓度均达到《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2012)二级标准。环境空气质量综合指数(AQI)为2.94。
(2)盘州市环境空气质量状况
2021年,盘州市环境空气质量共监测363天,环境空气质量综合指数(AQI)优良天数356天,优良率98.1%。二氧化硫、二氧化氮、可吸入颗粒物、细颗粒物、臭氧和一氧化碳六项基本污染物的年平均浓度和特定百分位数浓度均达到《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2012)二级标准。环境空气质量综合指数(AQI)为2.56。
(3)水城区环境空气质量状况
2021年,水城区环境空气质量共监测365天,环境空气质量综合指数(AQI)优良天数360天,优良率98.6%。二氧化硫、二氧化氮、可吸入颗粒物、细颗粒物、臭氧和一氧化碳六项基本污染物的年平均浓度和特定百分位数浓度均达到《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2012)二级标准。环境空气质量综合指数(AQI)为2.46。
(4)钟山区环境空气质量状况
2021年,钟山区环境空气质量共监测365天,环境空气质量综合指数(AQI)优良天数360天,优良率98.6%。二氧化硫、二氧化氮、可吸入颗粒物、细颗粒物、臭氧和一氧化碳六项基本污染物的年平均浓度和特定百分位数浓度均达到《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2012)二级标准。环境空气质量综合指数(AQI)为2.62。2021年六盘水市各市、区环境空气质量状况见表3。
表32021年六盘水市各市、区环境空气质量状况
单位:微克/立方米(注:一氧化碳的单位:毫克/立方米)
评价区域 | 时间 | 可吸入颗粒物 | 细颗粒物 | 二氧化硫 | 二氧化氮 | 一氧化碳 | 臭氧 | 综合指数 | 实际监测天数 | AQI优良天数 | AQI优良 天数比例 |
六枝特区 | 2021年 | 36 | 26 | 18 | 12 | 1.2 | 126 | 2.94 | 363 | 351 | 96.7% |
2020年 | 30 | 22 | 15 | 8 | 0.9 | 110 | 2.42 | 364 | 364 | 100% | |
盘州市 | 2021年 | 35 | 20 | 5 | 14 | 0.9 | 135 | 2.56 | 363 | 356 | 98.1% |
2020年 | 29 | 17 | 7 | 12 | 0.8 | 126 | 2.31 | 364 | 364 | 100% | |
水城区 | 2021年 | 31 | 22 | 5 | 12 | 0.9 | 126 | 2.46 | 365 | 360 | 98.6% |
2020年 | 28 | 20 | 6 | 11 | 0.9 | 114 | 2.28 | 366 | 365 | 99.7% | |
钟山区 | 2021年 | 38 | 26 | 7 | 13 | 1.1 | 100 | 2.62 | 365 | 360 | 98.6% |
2020年 | 35 | 22 | 10 | 16 | 1.2 | 101 | 2.63 | 366 | 366 | 100% | |
评价标准 | 标准限值 | 70 | 35 | 60 | 40 | 4 | 160 | - | - | - | - |
备注:采用4个县级行政区均值。 |
4、降水
2021年,六盘水市设置了三个降水监测点,分别为窑上、黄土坡、民中。窑上共收集监测样品55个,降水pH值范围在5.88~8.02之间,年平均值为6.75。黄土坡共收集监测样品55个,降水pH值范围在6.27~8.07之间,年平均值为6.85。民中共收集监测样品53个,降水pH值范围在6.28~8.17之间,年平均值为6.88。三个点全年共监测样品163个,降水pH值范围5.88~8.17,年平均值为6.82,全年三个点均未出现酸雨(pH小于5.6为酸雨限值)现象。
表4 2021年六盘水市各测点降水监测结果统计
监测点位 | 样品总数(个) | 酸雨样品 | 降水PH值 | |||
(个) | (%) | 最小值 | 最大值 | 平均值 | ||
窑上 | 55 | 0 | 0 | 5.88 | 8.02 | 6.75 |
黄土坡 | 55 | 0 | 0 | 6.27 | 8.07 | 6.85 |
民中 | 53 | 0 | 0 | 6.28 | 8.17 | 6.88 |
合计 | 163 | 0 | 0 | 5.88 | 8.17 | 6.82 |
二、地表水环境
根据贵州省生态环境厅《关于印发“十四五”贵州省地表水环境质量监测网设置方案的通知》黔环综合〔2021〕4号文件精神,2021年,六盘水市作为责任城市的有22个地表水监测断面(12个国控断面,10个省控断面)。
1、水质优良率
2021年,22个地表水责任断面中有21个断面达到或优于Ⅲ类水质,优良率为95.4%。12个国控地表水责任断面中11个达到或优于Ⅲ类水质,优良率为91.7%;10个省控地表水责任断面(垂线)均达到或优于Ⅲ类水质,优良率为100%。2021年六盘水市地表水责任断面优良率见图5。
图5 2021年六盘水市地表水责任断面优良率
2、水质类别
2021年,22个责任断面中,龙场、双桥水库、龙贵地水库3个断面达到Ⅰ类水质;坝陵河、小云尚大桥、月亮河汇口前、黄果树、立火、乌都河、黄泥河、发耳、法德大桥、虹桥、金竹沟、大格纽、岔河口、腊龙、玉舍水库、黔中水利16个断面(垂线)达到Ⅱ类水质;岩脚寨、坡桑2个断面达到Ⅲ类水质;老鹰坡1个断面为劣Ⅴ类水质,超标项目为氨氮、总磷。2021年六盘水市22个责任断面水质情况见表5。
表5 2021年六盘水市22个地表水责任断面水质情况
序号 | 断面名称 | 上年同期水质类别 | 2021年水质类别 | 水质状况 | 超标项目及超标倍数 |
1 | 坝陵河 | -- | Ⅱ | 优 | -- |
2 | 老鹰坡 | 劣Ⅴ | 劣Ⅴ | 重度污染 | 氨氮(2.59)总磷(0.33) |
3 | 小云尚大桥 | -- | Ⅱ | 优 | -- |
4 | 月亮河汇口前 | -- | Ⅱ | 优 | -- |
5 | 黄果树 | -- | Ⅱ | 优 | -- |
6 | 岩脚寨 | Ⅱ | Ⅲ | 良好 | -- |
7 | 龙场 | Ⅰ | Ⅰ | 优 | -- |
8 | 立火 | Ⅱ | Ⅱ | 优 | -- |
9 | 坡桑 | Ⅱ | Ⅲ | 良好 | -- |
10 | 乌都河 | Ⅲ | Ⅱ | 优 | -- |
11 | 黄泥河 | Ⅱ | Ⅱ | 优 | -- |
12 | 发耳 | Ⅱ | Ⅱ | 优 | -- |
13 | 法德大桥 | Ⅱ | Ⅱ | 优 | -- |
14 | 虹桥 | Ⅱ | Ⅱ | 优 | -- |
15 | 金竹沟 | Ⅱ | Ⅱ | 优 | -- |
16 | 大格纽 | Ⅱ | Ⅱ | 优 | -- |
17 | 岔河口 | Ⅰ | Ⅱ | 优 | -- |
18 | 腊龙 | -- | Ⅱ | 优 | -- |
19 | 双桥水库 | Ⅱ | Ⅰ | 优 | -- |
20 | 玉舍水库 | Ⅱ | Ⅱ | 优 | -- |
21 | 黔中水利 | -- | Ⅱ | 优 | -- |
22 | 龙贵地水库 | -- | Ⅰ | 优 | -- |
备注:其中坝陵河、小云尚大桥、月亮河汇口前、黄果树、腊龙、黔中水利、龙贵地水库7个断面属十四五新增断面,无2020年水质类别。 |
从水质类别占比看,水质为优,符合地表水Ⅰ~Ⅱ类标准的断面有19个,占总断面数的86.4%;水质良好,符合地表水Ⅲ类标准的有2个,占总断面数的9.1%;劣于地表水Ⅴ类标准的有1个,占比4.5%。2021年六盘水市22个地表水责任断面水质类别比例统计图见图6。
图6 2021年六盘水市22个地表水责任断面水质类别比例统计图
3、主要河流水质
2021年六盘水市水质为优的河流有8条,占比67.0%,水质为良好的河流有4条,占比33.0%,未出现轻度污染、中度污染、重度污染的河流。2021年六盘水市河流水质情况见表6。2021年六盘水市河流水质类别占比情况见图7。
表6 2021年六盘水市河流水质情况
序号 | 河流名称 | 监测断面数(个) | 水质类别/Ⅰ~Ⅲ类占比 | 水质状况 |
1 | 三岔河 | 8 | 100% | 优 |
2 | 北盘江 | 3 | Ⅱ | 优 |
3 | 六枝河 | 4 | Ⅲ | 良好 |
4 | 响水河 | 3 | Ⅲ | 良好 |
5 | 小河 | 3 | Ⅲ | 良好 |
6 | 乌都河 | 1 | Ⅱ | 优 |
7 | 月亮河 | 1 | Ⅱ | 优 |
8 | 拖长江 | 1 | Ⅱ | 优 |
9 | 坝陵河 | 1 | Ⅱ | 优 |
10 | 小黄泥河 | 1 | Ⅱ | 优 |
11 | 可渡河 | 1 | Ⅰ | 优 |
12 | 可布河 | 1 | Ⅲ | 良好 |
图7 2021年六盘水市河流水质类别比例占比情况
三、集中式生活饮用水环境
1、中心城市集中式生活饮用水源水质
2021年,3个中心城市集中式生活饮用水源(以下称中心城市饮用水源)水质均达到或优于《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Ⅲ类标准,全部为Ⅰ类水质,Ⅰ类水质占比为100%,水质达标率为100%。2021年中心城市饮用水源水质及营养状态综合评价结果见表7。
表7 2021年中心城市饮用水源水质及营养状态综合评价结果
序号 | 水源名称 | 取水量 (万吨) | 取水量达标率 | 营养状态指数 | 营养状态情况 | 水质 指数 | 水质类别 | 水质状况 | 超标情况 |
1 | 玉舍水库 | 2850.0233 | 100% | 34 | 中营养 | 3.5969 | Ⅰ类 | 优 | 无 |
2 | 双桥水库 | 2042.5373 | 100% | 32 | 中营养 | 2.9016 | Ⅰ类 | 优 | 无 |
3 | 龙贵地水库 | 0 | 100% | 33 | 中营养 | 3.0090 | Ⅰ类 | 优 | 无 |
备注:营养状态指数小于30为贫营养;30~50为中营养;大于51为富营养。 |
从营养状态指数来看,玉舍水库1~12月营养状态指数最高为38,为中营养,最低为28,为贫营养;双桥水库1~12月营养状态指数最高为37,为中营养,最低为27,为贫营养;龙贵地水库1~12月营养状态指数最高为36,为中营养,最低为29,为贫营养;由营养状态指数可以看出,1~12月三个中心城市饮用水源均未出现富营养化情况。2021年1~12月中心城市饮用水源综合营养状态指数变化情况见图8。
图8 2021年1~12月中心城市饮用水源综合营养状态指数变化情况
2、县级城镇集中式生活饮用水源地水质
2021年,全市4个县级城镇饮用水源水质均达到或优于《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Ⅲ类标准,其中哮天龙水库、旧院水库为Ⅰ类水质,白河沟水库、中坝水库为Ⅱ类水质,水质达标率为100%。2021年六盘水市县级城镇饮用水源综合营养状态指数参数见表8。
表8 2021年六盘水市县级城镇饮用水源水质及营养状态综合评价结果
序号 | 水源名称 | 取水量 (万吨) | 取水量达标率 | 营养状态指数 | 营养状态情况 | 水质指数 | 水质类别 | 超标情况 |
1 | 哮天龙水库 | 377.00 | 100% | 29 | 贫营养 | 2.4663 | Ⅰ类 | 无 |
2 | 白河沟水库 | 1773.10 | 100% | 34 | 中营养 | 2.8020 | Ⅱ类 | 无 |
3 | 中坝水库 | 143.31 | 100% | 31 | 中营养 | 2.7123 | Ⅱ类 | 无 |
4 | 旧院水库 | 603.76 | 100% | 32 | 中营养 | 2.6157 | Ⅰ类 | 无 |
从营养状态指数来看,哮天龙水库1~12月营养状态指数最高为31,为中营养,最低为24,为贫营养;白河沟水库1~12月营养状态指数最高为36,为中营养,最低为27,为贫营养;中坝水库1~12月营养状态指数最高为34,为中营养,最低为26,为贫营养;旧院水库1~12月营养状态指数最高为36,为中营养,最低为27,为贫营养。由营养状态指数可以看出,1~12月六盘水市4个县级城镇饮用水源均未出现富营养化情况。2021年1~12月六盘水市县级城镇饮用水源综合营养状态指数变化情况见图9。
图9 2021年1~12月六盘水市县级城镇饮用水源
综合营养状态指数变化情况
四、声环境质量
1.功能区声环境
(1)2021年功能区声环境质量状况
2021年,六盘水市各功能区声环境测点昼间监测点次达标率均为100%;夜间各功能区声环境监测点次达标率范围为50%~100%,全市各功能区声环境夜间总监测点次达标率为88.5%。2021年,第二、三季度各功能区达标率相对较高,第一、四季度达标率相对较低。2021年六盘水市各功能区声环境质量达标情况见表9。
表9 2021年六盘水市各功能区声环境质量达标情况 (单位:%)
1类区 | 2类区 | 3类区 | 4a类区 | 4b类 | ||||||
时间 | 昼间 | 夜间 | 昼间 | 夜间 | 昼间 | 夜间 | 昼间 | 夜间 | 昼间 | 夜间 |
第一季度 | 100 | 66.7 | 100 | 90 | 100 | 100 | 100 | 66.7 | 100 | 100 |
第二季度 | 100 | 100 | 100 | 100 | 100 | 100 | 100 | 66.7 | 100 | 100 |
第三季度 | 100 | 100 | 100 | 100 | 100 | 100 | 100 | 66.7 | 100 | 100 |
第四季度 | 100 | 100 | 100 | 100 | 100 | 100 | 100 | 50.0 | 100 | 100 |
全年 | 100 | 91.7 | 100 | 97.5 | 100 | 100 | 100 | 62.5 | 100 | 100 |
2021年,六盘水市1类声环境功能区昼间达标率为100%,夜间达标率为91.7%;2类声环境功能区昼间达标率为100%,夜间达标率为97.5%;3类和4b类声环境功能区昼、夜达标率均为100%;4a类声环境功能区昼间达标率为100%,夜间达标为62.5%。2021年六盘水市功能区声环境质量达标率见图10。
图10 2021年六盘水市功能区声环境质量达标率
(2)功能区声环境质量时间分布规律
从24小时分布规律来看,中心城区(含水城区和钟山区)各功能区声环境小时等效声级Leq随时间变化情况明显:1类、2类声环境功能区小时等效声级在0点~5点、20点~23点相对较低,6点~20点相对较高;3类声环境功能区小时等效声级在0点~7点、18点~23点相对较低,8点~17点相对较高;4a类声环境功能区小时等效声级在0点~5点相对较低,6点~23点相对较高。2021年六盘水市中心城区功能区声环境质量24小时分布图见图11。
图11 2021年六盘水市中心城区功能区声环境质量24小时分布图
2、区域环境噪声
2021年,六盘水市区域环境噪声昼间等效声级范围在40.4~67.8分贝之间,平均值为54.6分贝。区域环境噪声总体水平达到《环境噪声监测技术规范城市声环境常规监测》(HJ640-2012)二级标准,声环境质量较好。2021年及上年六盘水市区域环境噪声昼间等效声级平均值见表10。
表10 2021年及上年六盘水市区域环境噪声昼间等效声级平均值
区域 | 六枝特区 | 盘州市 | 市中心城区(含钟山区、水城区) | 全市 | |
昼间等效声级平均值 | 2021 | 54.2 | 54.7 | 54.5 | 52.4 |
2020 | 49.6 | 52.7 | 54.8 | 54.6 |
与上年相比,全市区域环境噪声昼间等效声级平均值有所升高;其中,中心城区(含钟山区、水城区)两年内区域环境噪声昼间等效声级平均值较为稳定,六枝特区和盘州市两年内区域环境噪声昼间等效声级有所升高。2021年及上年区域环境噪声昼间等效声级变化图见图12。
图122021年及上年区域环境噪声昼间等效声级变化图
3、道路交通噪声
2021年六盘水全市昼间道路交通噪声平均值为67.8分贝,达标率为75.5%,道路交通噪声总体水平为一级,声环境质量好。全市各县级行政区达标率范围为64.4%~100%,其中六枝特区和盘州市达标率均为100%,道路交通噪声总体水平均为一级,声环境质量好;六盘水市中心城区(含钟山区和水城区)达标率为64.4%,道路交通噪声总体水平为二级,声环境质量较好。
2021年全市昼间道路交通声环境质量平均等效声级超过4a类区噪声标准限值(70分贝)的路段长度为74.61km,均在中心城区(含钟山区和水城区),占监测总长度的25.5%。全市道路交通噪声统计见表11。
表11 2021年六盘水市道路交通噪声统计表
地区 | 总路段长(km) | 超标路段长(km) | 达标路段长(km) | 平均车流量/小时 | Leq(dB) | 达标率% |
六枝特区 | 33.2 | 0 | 33.2 | 672 | 64.9 | 100 |
盘州市 | 50 | 0 | 50 | 840 | 66.2 | 100 |
市中心城区(含水城区、钟山区) | 209.5 | 74.6 | 134.9 | 1266 | 68.6 | 64.4 |
全市 | 292.7 | 74.6 | 218.1 | 1056 | 67.8 | 75.5 |
图13 2021年六盘水市春季的凤池园
图14 2021年六盘水市春季的水城河